学校人文学院学生“王冰星”在《云南日报》读书栏目发表文章
发布时间:2025-07-05 所属栏目:媒体·聚焦

2

王冰星

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C1班


文学创作是我寻找自我的旅程,文字让我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,让现实中沉默的灵魂在文学世界尽情绽放。我感恩遇见的每一个鲜活生命,与他们的对话也是与自我的对话。创作路上难免遭遇灵感枯竭、瓶颈和压力,但这些挫折恰恰推动我不断成长,教会我从生活细节中汲取养分。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正是这份热爱的延伸,专业学习为创作打下坚实基础,让我更精准地运用语言,更深刻地理解文学本质。未来,我将在创作与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前行,用文字传递更有力量的思想。


生命的尊严与诗意

王冰星

某个黄昏,斜阳在窗台荡起琥珀色涟漪,我指尖触碰到那本泛着毛边的《我与地坛》。纸页摩擦的沙沙声里,我听见铁生摇着轮椅碾过地坛落叶,那一瞬穿过三十余年光阴,与我此刻翻动书页的节奏悄然重合。那些在铅字间蛰伏的悲喜,猝不及防地漫过心堤,将我引进铁生构筑的精神世界——地坛。

初读《我与地坛》时,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,能将荒芜编织成诗。他写地坛“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,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”,那些被岁月啃噬的痕迹,在他笔下却成了时光的勋章。就像老渡口斑驳的石板,每一道裂痕都镌刻着故事,每一块苔藓都记录着风雨。原来,真正的美并不是完美无缺,而是与岁月对抗时留下的独特印记。那些在轮椅上度过的漫长日夜,史铁生用目光丈量地坛的每一寸土地,将苦难酿成了照亮他人的光。我被史铁生笔下的生命之力震撼。那些褪色的朱红、坍圮的高墙,还有肆意生长的野草,仿佛是命运最直白的隐喻。可我渐渐发现,真正打动我的不是苦难本身,而是他凝视苦难的目光。当读到“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,也越红”时,我突然意识到,地坛的荒芜与热烈,何尝不是生命的一体两面?就像老家后山那座被遗弃的寺庙,断壁残垣间,野蔷薇年年攀着佛像绽放,青苔慢慢覆盖褪色的经文,废墟里生长出的,是另一种惊心动魄的美。

重读这本书,似与一位老友重逢。

史铁生用轮椅丈量地坛的岁月,我则用目光摩挲这些文字的褶皱。他写“地坛在我”,而此刻,这座古园也悄然住进了我的生命。当他描述“蜂儿如小雾般悬停半空”,我仿佛看见祠堂天井里盘旋的蜻蜓;他笔下“露水坠地摔开万道金光”的瞬间,恰似我曾在祠堂角落窥见的那缕穿透蛛网晨曦。原来文字与记忆的共鸣,能让相隔千里的场景彼此呼应,让荒芜之地生长出跨越时空的温柔。

地坛于史铁生,是避难所,是忏悔室,更是他与命运对峙的战场。书中那些关于地坛四季的描写,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家中的小花园。春日的紫藤缠绕着锈蚀的铁架,夏日的雨打在残破的琉璃瓦上叮咚作响,秋日的落叶铺满长满青苔的石阶,冬日的雪无声覆盖的青石——荒芜之处自有其惊心动魄的美。史铁生用文字将地坛的每一寸肌理都刻画得入木三分:“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;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,猛然间想透了什么,转身疾行而去;瓢虫爬得不耐烦了,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,忽悠一下升空了;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,寂寞如一间空屋;露水在草叶上滚动,聚集,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。”这些细腻的观察,让我意识到,原来生命的奇迹从不因环境的荒芜而缺席。“一个人,出生了,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,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;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,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,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,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。”这样一位被命运无情捉弄、深陷绝境的人,在他的文字里,我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,更看到了在绝境中不屈的灵魂。

书中对生死的叩问,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击中我的内心。

史铁生说:“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事”,而我也曾站在医院长廊里,看着心电监护仪的绿色波纹归于平直。那时的我像只迷途的蝶,困在死亡的阴影里无法自拔。如今再读这些文字,忽然懂得,地坛教会他的,是在废墟上重建精神的花园;而这些文字教会我的,是将悲伤化作养分,让生命在裂痕中生长出新的枝叶。就像祠堂里那株从石缝中钻出的野菊,即便无人观赏,依然在深秋绽放。书中关于母爱的篇章,更是如潺潺溪流,淌入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。史铁生写母亲在他出门时那欲言又止的眼神,在他在地坛徘徊时。悄悄跟在身后又怕被发现的小心翼翼。“她视力不好,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。”平淡的文字中,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与担忧刻画得入木三分。当史铁生终于读懂这份爱时,母亲却已离去,留下无尽的遗憾。这让我不禁审视身边那些爱,那些被我忽略的关心,那些未曾回应的爱意,让我学会珍重身边藏在细节里的爱。

有时走在城市的街头,看到公园长椅上独坐的老人、街边的行者,我都会想,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座“地坛”——那里藏着未说出口的困惑、无人知晓的伤痛,也生长着独属于自己的倔强与温柔。史铁生用文字搭建的精神家园,早已超越地坛本身,成为无数人在困境中锚定自我的坐标。

《我与地坛》于我,是一场灵魂的洗礼。每每重读我的内心都会多一份笃定和从容。史铁生教会我的,不仅是如何面对苦难,更是如何在苦难中活出生命的尊严与诗意。这座文字里的地坛,将永远是我心灵的栖息之所,让我自由地在生命中跋涉。



×